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九登高

《续齐谐记》〔南北朝〕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亟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老师游学好多年。有天费老师突然跟他说:“九月九号你家里要遭灾,赶紧回去,让你家人都缝个红布袋子,装些茱萸草系在胳膊上,然后全家去爬山喝菊花酒,这样就能避过祸事了。”桓景照老师说的做了,带着全家老小去登山。等晚上回来一看,家里的鸡、狗、牛、羊全都莫名其妙暴毙了。费老师听后,说:“这就对了,这是用牲畜替你们挡了灾啊!”后来人们九月九登高喝酒、妇女戴茱萸香包的习俗,就是从桓景家这事开始的。

注释
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游学:远游异地,从师求学。
亟:急切。
绛囊:红色口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以志怪笔法记载重阳节习俗起源,通过桓景避灾传说揭示古代民俗形成的起源。文章叙事脉络清晰完整:预言—避灾—验证—释因—成俗,形成闭合的故事链,兼具神秘色彩与解释功能,反映出古人应对灾异的智慧;文中绛囊盛茱萸、登高饮菊酒等物象的选取亦凸显出节日特征,民俗气息浓郁。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

佚名 佚名〔南北朝〕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沈约 沈约〔南北朝〕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相逢狭路间

荀昶 荀昶〔南北朝〕

朝发邯郸邑,暮宿井陉间。
井陉一何狭,车马不得旋。
邂逅相逢值,崎岖交一言。
一言不容多,伏轼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易博。
南面平原居,北趣相如阁。
飞楼临名都,通门枕华郭。
入门无所见,但见双栖鹤。
栖鹤数十双,鸳鸯九相追。
大兄珥金珰,中兄振缨緌。
伏腊一来归,邻里生光辉。
小弟无所为,斗鸡东陌逵。
大妇织纨绮,中妇缝罗衣。
小妇无所作,挟瑟弄音徽。
丈人且却坐,梁尘将欲飞。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