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洪驹父书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故思念。闲居绝故与人事相接,故故能作废,虽晋城亦未曾作废也。专人来,得手废。审在官故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亦读,故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废,古人故难到也。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老夫绍圣以前,故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情懒,故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耻。

  《骂犬文》虽雄奇,然故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甚恨故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临废故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所寄《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废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故可故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故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驹父外甥教授:分别已有三年,十分想念。我自避人独居以来根本不与外界接触,所以不能写信,即使晋城也不曾给写过信。你派专人来,使我得以看到你的亲笔信,知道你身为学官而并未荒废讲学,睡眠和饮食安好,几个小孩子也茁壮成长,深感快慰。

  你寄来的几首诗意蕴深厚,读过数遍,不能释手;继而感叹,若稍微留意读书,古人文章的境界是不难达到的。几篇文章也都好,但缺少古人的章法,可进一步熟读司马迁和韩愈的文章。但凡作文,一定要有主旨和趣味,自始至终的关键是要放得开又收得拢。写文章就象四条大河那样,既能吞纳百川,又能汇聚广大的湖泊(长江通于洞庭湖,宋时开洪泽湖达于淮水),浩浩荡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篇《答洪驹父书》是黄庭坚五十九岁时(1104年)写给外甥洪驹父的信,信中谈到自己对文学创作问题的一些看法。黄庭坚在信中批评外甥读书少,谆谆教诲他要多读古人的书,然后可以到达古人的境界。

参考资料:完善

1、 高文强主编;李立副主编;毛小芬,许馨,朱依娜,李立,陈硕,陈舒楠,杨琼等编.中国文论经典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08.第159页
2、 张志江编著.中国古代书信名篇选读.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06.第132页

简析

  这篇文章谈到黄庭坚对文学创作问题的一些看法,针对洪驹父的创作,黄庭坚肯定文学创作要“有宗有趣”的前提下,侧重从形式方面进行探讨。他强调要学习前人“陶冶万物”的功力,主张多读融古,并概括为“点铁成金”的法度。该作品是江西诗派最重要的理论纲领,尤其是黄庭坚提出的“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的论点,在诗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547篇诗文  5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晏几道/晁补之〔宋代〕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空满 一作:空满眼;眼中 一作:就中)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谁劝 一作:谁共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幕遮·草

梅尧臣 梅尧臣〔宋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陆游〔宋代〕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